眼下正是團結方竹筍采收季,永善縣團結鄉的鄉秋漫山竹林間,村民們采收、筍成熟采收忙分揀、團結運輸的鄉秋身影隨處可見,一幅繁忙喜悅的筍成熟采收忙豐收畫卷在山間鋪展。
走進團結鄉新田村,團結郁郁蔥蔥的鄉秋竹林依山連綿,一根根身披淺褐色“絨衣”的筍成熟采收忙方竹筍爭相破土而出。村民李昌書彎腰查看、團結伸手掰筍,鄉秋動作嫻熟利落。筍成熟采收忙伴著“咔嚓”一聲脆響,團結鮮嫩的鄉秋竹筍落入背簍。待竹筍裝滿,筍成熟采收忙他便坐在林邊快速剝殼。褪去“外衣”的筍肉潔白如玉,不一會兒就剝完了一筐。
“我家種了20多畝方竹,從9月中旬開始采筍,一天能采400斤左右,已經持續采收20多天了?!闭f起今年的收成,李昌書語氣中帶著喜悅。
這份信心的背后,是團結鄉對竹產業發展的持續支持。近年來,該鄉緊扣“一鄉一品”發展定位,將竹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創新推行“黨建+集體經濟+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以黨組織為引領,串聯起集體、企業與農戶的利益紐帶。同時,通過統籌集中管護、能人大戶管護、群眾自發管護、委托管護和兜底管護“五個一批”方式,對竹產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村的海拔和氣候都適合種竹,村‘兩委’積極引導在外務工群眾返鄉發展竹產業,還邀請技術專家到村里指導除草、施肥和留筍養竹等技術。”團結鄉東勝村負責人介紹,目前全村超過80%的群眾參與到竹產業發展中,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
如今的團結鄉,竹成林、筍飄香、民增收。團結鄉現有方竹、筇竹共14.1萬畝,其中9.7萬畝進入豐產期。今年預計產筍1220噸,惠及群眾1802戶,戶均增收5500元。此外,鄉里還培育壯大了雙河村大河壩筍廠,不僅有效解決了鮮筍儲存問題,還延伸了產業鏈條,年產值達1000萬元,帶動50余名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筍廠離家近,在這里務工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既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又能增加收入,比外出務工更踏實?!彪p河村村民張學萍說道。
通訊員:陳 洪 黃 丹 文/圖
Copyright 2019 爭強斗狠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