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啟動未來社區試點建設 | “百千萬”周周見_南方+_南方plus 
本文收錄于 # 近日,《廣東省未來社區(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印發,啟動區試重點打造八大場景,未社并配套發布了技術指引;省國資委召開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點建要求省屬企業在提質增效穩增長上狠下功夫。廣東 “媒體+”持續賦能,啟動區試肇慶封開縣推出全省首個“媒體+”家禽類方案,未社提出五大核心目標,點建為廣東特色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標桿示范;佛山推出“媒體+”行動方案,廣東高質量打造“一條魚”“一朵花”“一盆菜”三個百億集群。啟動區試 在人才支撐方面,未社揭西縣多個鎮街開展了專項培訓,點建包括農用無人機操作、廣東“粵菜師傅”技能、啟動區試智慧農業應用及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等培訓;陽西縣舉辦了“百千萬工程”業務提升工作培訓班,未社聚焦典型鎮村建設和鄉村產業發展。 在改革創新方面,陽東區召開區屬國企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重點項目推進會,強調高效高質搭建區屬國企投融資平臺,拓寬項目多元化投資渠道;源城區深化政務服務“就近好辦”改革,通過79項改革任務實現三級服務體系100%覆蓋,審批時效平均壓縮65%。 【省直動態】 廣東省啟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 近日,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城鎮建設專班印發《廣東省未來社區(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芬幎ㄎ磥砩鐓^工作任務為重點打造黨建引領未來社區全流程建設及治理、未來公共空間、未來建筑空間、未來社區服務、未來休閑消費、未來市政服務、未來綠色出行、未來社區運營等八大場景,推動社區環境、服務、治理提質增效,將社區建成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活動中心,提升社區社氣、社品。 同時,還印發了《廣東省未來社區(完整社區)建設技術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指導各地規范化開展建設?!吨敢穼λ姎庑?、養老設施、托育、衛生醫療、適老化、無障礙、停車、充電等群眾關注的重點內容提出可量化建設要求?!吨敢肪劢箘撔买寗雍涂萍假x能,推廣智能建造、光伏、BIM、5G、無人機、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未來社區建設中運用。 為確保未來社區建設取得實效,著力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建立了可評價的建設指標體系?!斗桨浮贰吨敢坊诔筇卮蟪鞘?、珠三角地區其他城市和粵東西北地區城市差異化情況,考慮規劃新建類和更新改造類兩種建設方式不同特點,因地制宜提出差異化建設指標要求。 廣東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 8月29日,廣東省國資委召開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著力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要主動服務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在提質增效穩增長上狠下功夫,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縱深推進廣東省“百千萬工程”。要狠抓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海洋牧場、新型儲能、新材料、生物醫藥、商業航天、數據產業、船舶制造等重點產業關鍵領域布局,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持續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收官。 2026年科技支撐“百千萬工程”專項項目征集中 近日,省科技廳印發關于征集2026年科技支撐“百千萬工程”專項項目的通知。聚焦貫徹落實省委實施“百千萬工程”核心目標任務,結合各地市“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計劃,面向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等15個地市征集一批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等類型科技項目,推動本地區科技助力“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落地,引導創新要素向全省縣鎮村加速流動,提升各地市科技助力“百千萬工程”創新支撐能力。并要求各地市科技部門于9月15日前完成推薦入庫材料報送,省科技廳將根據各地市推薦項目情況和往年專項資金撥付情況,擇優推薦列入省專項資金預算。 【地市動態】 佛山:發布“媒體+”行動方案,打造三大百億產業集群 近日,佛山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宣傳部聯合印發《佛山市“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依托“媒體+市場、品牌、產業、文化和生活”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持續推動水產、花卉、預制菜三大百億產業集群發展,促進“土特產”破圈出彩,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全面開啟“媒體+”助力鄉村振興新局面。 《方案》明確提出,整合媒體資源,為佛山水產品、花卉和預制菜等農產品推介活動賦能,進一步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具體措施包括,引入媒體資源開展農產品電商銷售培訓,通過舉辦農產品直播帶貨大賽等活動,引導鼓勵其他領域的網紅主播、帶貨達人參與農產品電商銷售;加強與電商平臺、社交媒體或本地生活平臺合作,對佛山農產品推介活動、線上銷售給予流量扶持,支持農產品“出?!保煤妹襟w資源支持畜禽種苗、水產品、觀賞魚、花卉以及預制菜等產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方案》提出,聯動相關媒體平臺,圍繞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個人IP建設,以鰻魚、加州鱸、鱖魚、草鯇、蝴蝶蘭、陳村年桔、黑皮冬瓜、三洲黑鵝、合水粉葛等傳統優勢產品和錦鯉、蘇丹魚、預制菜等新興潛力產品為重點,系統策劃農業品牌升級方案,形成多元的“媒體+品牌”賦能策略,打響南?!暗~之都”、順德“預制菜之鄉”、三水“中國鱖魚之鄉”、高明三洲黑鵝等國字號品牌。 在“媒體+生活”領域,《方案》鼓勵立足水產、花卉等特色農業資源,用好?;~塘、香云紗等文化資源,開發認種認養、農事研學等體驗基地,充分利用媒體資源為農文旅融合發展業態運營賦能,探索開展“農產品+美食文化”“花卉+家居美學文化”“花卉+陶瓷文化”“水產品+嶺南水鄉文化”等跨界推廣活動,豐富農產品消費場景。 湛江:召開“百千萬工程”片區現場推進會 9月2日,湛江市召開“百千萬工程”麻章、廉江、遂溪片區現場會,推進各縣(市、區)在典型鎮、典型村建設中的互鑒互學,亮做法、曬成績、拼干勁,持續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扎實推進全市“百千萬工程”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 這次現場會采取實地調研和集中開會的形式進行。會前,參會人員走進麻章區、廉江市、遂溪縣共11個點位實地觀摩相關項目建設與鎮村風貌提升及治理情況,鎮村負責人現場介紹情況并深入交流;現場調研結束后,在遂溪縣嶺北鎮北部灣農旅產業園召開現場會,三個縣(市、區)典型鎮村代表在會上就“百千萬工程”工作成效和措施作了發言,與會人員進行了交流發言。 會議強調,今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重要節點,要全面深化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一方面,要堅定信心決心,鞏固成果、乘勢而上;另一方面,要認清短板弱項,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要集中攻堅重點突破,持續抓嚴典型鎮村建設,持續提升鎮村風貌品質。要擔當作為務求實效,進一步破解“空轉”提高效率,扎扎實實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取得實效。 【縣區動態】 肇慶封開:推出全省首個“媒體+”家禽類方案 日前,《“媒體+”賦能肇慶杏花雞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正式出臺。這份由肇慶市杏花雞協會推出的全省首個家禽類目“媒體+”方案提出,將以“媒體+”為紐帶,構建“標準引領、品牌賦能、科技支撐、產銷貫通”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肇慶封開杏花雞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全面升級,為廣東特色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標桿示范。并提出到2027年,達成標準體系全面建成、品牌價值顯著提升、經營主體綜合素質提升行動、喊灣區人民吃杏花雞行動、推動狀元IP農文旅破圈行動五大核心目標。 封開杏花雞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廣東三大名雞之一,承載著千年養殖歷史與嶺南飲食文化底蘊,是肇慶市封開縣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肇慶杏花雞綜合產值超過20億元,全市杏花雞養殖量超1700萬羽,年產雞苗4000萬羽,帶動農戶3700多戶,養殖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萬元,全產業鏈輻射封開全縣16個鎮街、肇慶懷集、德慶及周邊廣西賀州、梧州等地。 肇慶封開推出全省首個“媒體+”家禽類方案,看似是產業升級的創新嘗試,實則是千年貢雞積淀的必然爆發,產業根基的厚積薄發、政策推力的精準加持、品牌魅力的持續綻放,都為“媒體+”的到來鋪就了堅實道路。 陽江陽西:舉辦“百千萬工程”業務提升工作培訓班 9月2日,陽西縣舉辦“百千萬工程”業務提升工作培訓班。縣委書記張秀潔主持培訓班并講話。 張秀潔強調,典型鎮村建設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關鍵抓手和重要突破口,是發揮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帶動全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培訓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高質高效推進典型鎮村建設任務。要聚焦工作重點,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抓好典型鎮村規劃建設,更好統籌鎮的特點、村的資源,因地制宜做優做強鎮村特色產業,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典型鎮村建設成效賦能城鄉融合發展。要加強組織領導,樹牢“一盤棋”思想,壓實鎮村主體責任,強化縣四套班子領導統籌協調、包片聯系指導,以問題為導向對照培育標準補短板、強弱項。要深化集成式改革,充分發揮企業助力作用,繼續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為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凝聚更強大合力。 培訓班解讀了《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評定辦法(試行)》《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評定辦法(試行)》;就典型鎮、村培育建設和鄉村產業發展作培訓;布置了2025年“百千萬工程”工作任務。 揭陽揭西:多鎮街精準施策開展專項培訓 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建設,近期,揭西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聯動塔頭鎮、東園鎮、錢坑鎮、五經富鎮及河婆街道人才驛站,結合各地產業特色與發展需求,分別開展農用無人機操作、粵菜師傅技能、智慧農業應用及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專項培訓,通過 “理論 + 實操”“政策解讀 + 案例剖析” 等多樣化形式,為基層培育實干人才,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陽江陽東:召開區屬國企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重點項目推進會 9月2日,陽東區召開區屬國企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重點項目推進會,旨在推動區屬國企進一步深化改革、提質增效,為加快陽東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 會議指出,要大力盤活存量資產,梳理摸清存量資源資產底數,明確資產權屬、價值和運營狀況,將更多優質資源資產注入國有企業。區屬國企要善于拓寬融資渠道,發揮債券融資功能,靈活運用債券、銀行、基金、保險等多種融資方式,優化融資結構,滿足差異化融資需求。要優化機構設置、人員配置,提升國有資源配置利用效率和運營管理效率。同時,要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緊扣發展所需,大力引進一批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骨干,堅持管理和監督的有機統一,助推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要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高效高質搭建區屬國企投融資平臺。要科學開展項目謀劃,梳理項目清單,拓寬項目多元化投資渠道,引領帶動各類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積極投身城鄉建設。 會上,區發展和改革局解讀《廣東省關于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若干舉措》,并提出意見建議。 河源源城:深化政務服務“就近好辦”改革 源城區圍繞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以“就近好辦”為核心推進政務服務改革,通過79項改革任務實現三級服務體系100%覆蓋,事項下沉率達92%,審批時效平均壓縮65%,群眾好評率達99.6%,構建起“近距離、優體驗”的政務服務新生態。 區政務服務大廳完成升級改造,劃分三大功能區,31個部門1137項依申請事項進駐,進駐率達99.29%;鎮級便民服務中心整合8個部門,可辦事項增至310項,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同時,該區承接市級下放的55項行政職權,將310個事項納入鎮(街道)窗口受理,72個事項延伸至村(社區),1920項“粵系列”服務納入基層導辦清單。此外,建立“三級聯辦”機制,推出23項高頻聯辦事項;與4個城市13個縣區實現“跨域通辦”。 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源城區從流程、服務、技術多維度提質增效。全區“即辦件”從385項增至716項,即辦率達45.8%,同步推進村級證明標準化、電子化改革。主動對標先進,已完成與深圳市福田區1091項事項標準統一,62個高頻事項平均壓縮時限7.7個工作日;與惠州市博羅縣對標中,1009項事項達當地標準。 整理:南方農村報記者 戴彎彎 實習生 何正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