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詢發布的床新《2023-2024年中國睡眠經濟行業發展與消費需求研究報告》預計,2023年睡眠經濟市場規模達到了4955.8億元,睡眠并有望在2027年達到6586.8億元。經濟掘金逐漸壯大的悄然企業特困人群也催生了助眠茶、失眠香薰、智能睡眠儀、助眠枕頭、智能床等相關產品的豐富。
以智能床為例,在2022年冬奧會期間,一條美國運動員發布的短視頻,讓其迅速走紅網絡,實現品類出圈。與普通床相比,智能床利用大數據技術監測人體數據,具備按摩、升降、防打鼾、健康監測、智能喚醒、AI語音控制等功能,滿足消費者閱讀、觀影、睡眠等各類個性化需求。據了解,目前在品類上,智能床分為智能底床、智能床墊以及一體式智能床三大類。
通過氪金的方式來擺脫睡眠困擾,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使用智能床的心路歷程,有人“發現新大陸”,有人“15分鐘入睡”。在小紅書上,#智能床#話題瀏覽量高達1.1億次;#電動床#話題瀏覽量達3510.6萬次;#智能床墊#話題瀏覽量達1653.6萬次。
人的一生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不斷擴容、快速發展的智能床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據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洞察發布的《2024線上睡眠消費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智能電動床、智能床墊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25%、82%。其中,90后是智能電動床、智能床墊的中堅消費力量,成交額占比均超4成。
面對前景廣闊的智能床賽道,眾多企業紛紛入局,試圖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在近期的AWE2024上,海爾、夢百合、舒福德、TopSleep等企業為用戶展現了智能睡眠新時代。其中,海爾智慧康養在睡眠場景解決方案中,打造了AI助眠、健康深睡的臥室空間。用戶可通過多模智能床,讓頭頸、腿背智能放松、實時釋壓,實現快速入睡;入睡后,可借助睡眠檢測儀,監測睡眠質量。此外,針對老人臥床的照護難題,海爾智慧康養推出了海爾臻愛護理床,搭載起背抬腿、整床升降、頭枕調節等多種護理模式。MLILY夢百合展出的華為全屋智能0壓智能床除了能幫助用戶管理睡眠健康外,還可以通過鴻蒙系統接入華為全屋智能生態,與華為其他智能家居、App能夠相連,讓智能生活更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持續火熱,眾多企業正在擁抱這一新機遇,推動AI技術在智能床行業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如舒達推出了國內首款全套自適應智能床——ICF AI Pro智能套床,包含智能底床、智能自適應床墊和智能APP三個部分。該產品搭載AI Dream智能引擎算法,床墊能分區自動調節軟硬舒適度,通過對消費者的睡眠數據進行更準確的解析,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科學睡眠建議。
此外,慕思發布了“潮汐科技”以及AI新品——慕思AI床墊T11PRO。據悉,慕思AI床墊T11PRO作為AI智能床墊,聚集了慕思智慧睡眠 7大核心技術,能與家電連接,實現AIoT場景聯動。另外,據南方都市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慕思、喜臨門、穗寶集團、舒達集團等知名企業都在發力AI床墊。
目前來看,國內智能床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智研咨詢數據顯示,美國智能床滲透率為14%,而我國智能床滲透率僅為0.2%。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強研發實力,推出真正打動人心的產品。另一方面,向大眾推廣普及睡眠知識,推動智能床、睡眠市場的發展。正如麒盛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唐國海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所表示,消費者的需求并不都是顯性的,作為制造業來說,應當朝著如何把它具象化的方面走,才能挖掘出更多的市場需求。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劉瑩
(編輯:作好作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