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就像一塊獨特又美好的琴島凈土,安靜、鼓浪迷人,嶼音文化氛圍濃郁。樂伴”加拿大籍鋼琴演奏家馬克-安德烈·哈默林(Marc-Andre Hamelin)近日在廈門鼓浪嶼如是潮生說。
鼓浪嶼因人均鋼琴和小提琴擁有量居中國前列而被譽為“琴島”。琴島這里有著獨特的鼓浪音樂文化傳統,島上居民伴著“天風”“海濤”以及“鼓浪”生活,嶼音他們熱愛音樂,樂伴孕育出了眾多音樂世家,潮生殷承宗、琴島許斐平等國際音樂名家均出生于此。鼓浪
為期7天的嶼音第十四屆鼓浪嶼鋼琴藝術周正在此間舉行?;顒又校瑯钒楣终胶灱s成為第9位鼓浪嶼駐島藝術家,潮生并帶來了鋼琴獨奏音樂會,為海島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獨特浪漫。
談及此行感受,哈默林表示,鼓浪嶼的熱情好客格外動人?!澳銈兘o予我的尊重,讓我不愿僅在此開幾場音樂會。我還想做更多事,來回應這份溫暖。”
本屆藝術周內容豐富,累計推出80余場音樂活動,涵蓋精品音樂會、公益大師班等。除哈默林外,安德烈·皮薩列夫(Andrey Pisarev)、阿納爾多·科恩(Arnaldo Cohen)、阿爾伯托·巴爾德里吉(Alberto Baldrighi)等多國鋼琴名家亦登臺演奏,獻上多場精彩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周期間,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意大利布雷西亞音樂學院與鼓浪嶼管委會簽約,加入“鼓浪嶼國際院校合作計劃”,為“琴島”豐富音樂教育資源、培養藝術人才、拓寬國際合作圈注入新動能。
這些年來,鼓浪嶼通過打造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管風琴藝術中心等音樂場館,持續舉辦詩會、音樂季、鋼琴藝術周等品牌活動,實施簽約駐島藝術家計劃引進國際藝術大師、舉辦高端音樂會,逐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音樂之島”。
八卦樓里的管風琴聲悠揚回蕩,鋼琴碼頭邊的吉他彈唱溫柔流淌……漫步鼓浪嶼,不同風格的音樂表演隨處可見。古典琴音與現代旋律隨海風漫溢,與紅磚綠樹、碧海藍天相映,織就了“琴島”的沉浸式音樂圖景。
20余年前,鼓浪嶼的音樂氣息便給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校長亞歷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er Sokolov)留下深刻印象?!拔蚁?,每個音樂家來到這里,都會愛上它。它能讓創作者、表演者充分釋放藝術潛力?!?/p>
“更難得的是它的開放性,藝術周的舉辦,讓熱愛音樂的人都能在此邂逅視聽盛宴。這樣一座浸潤著音樂的海島,無疑是加強青年音樂家、藝術家交流合作的理想之地。”亞歷山大·索科洛夫說。
鼓浪嶼管委會主任林躍峰表示,后續鼓浪嶼將通過一個個音樂項目的落地實施,帶動優質文化資源集聚,推動“音樂之島”建設再上新臺階?!拔覀兤诖嗌鐣α康膮R集,讓音樂文化擁抱‘琴島’,讓更多人因為音樂來到鼓浪嶼,愛上鼓浪嶼?!?完)
(編輯:濟南網絡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