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進和落實“管制運行與氣象的新利器融合”和“全國流量管理系統和航空氣象服務的融合”的工作措施,滿足流量和管制等用戶對于氣象預報精細化、雷雨流監客觀化、季臨解鎖記華定制化的際中心制區逐時正式運行需求, 4月2日,氣象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在運行管理中心和流量管理室以及各氣象席位同步上線“華北管制區域對流監測及逐時更新預報系統”,北管重點對華北管制區域和北京終端區的域對預報雷雨動態進行實時圖形化雷達回波監控,并基于細致評估和優化后的測及對流數值預報系統數據,逐時提供時間分辨率精細到6分鐘,更新空間分辨率精細到4公里的系統雷雨預警分析預報產品。
這套全新系統是上線氣象中心數值模式團隊繼自主研發的“多源資料快速循環同化數值預報系統”獲得中國智能交通科學技術三等獎等榮譽之后,不忘初心,新利器勇于創新,雷雨流監牢牢抓住核心技術,季臨解鎖記華完全致力于氣象管制深度融合,際中心制區逐時正式深耕細作于對流天氣快速循環同化技術,持續改進和調優數值預報產品,使預報產品能夠成為流量管理輔助決策最有效的工具,預報人員能夠基于此系統提供更加專業和準確的氣象服務。
這套系統創新點主要有三個:1. 開創全新的華北氣象中心雷雨回波監測和航跡運行的融合顯示;2. 首次依據檢驗評估結果對華北區域的雷雨回波預報進行訂正,將訂正結果融入模式輸出的雷達回波圖中顯示;3.首次針對華北管制區內雷雨天氣進行定制網格化覆蓋率定量分析和圖形展示,深化管制氣象融合,有效輔助流量管理。
氣象中心仍將繼續深化管制運行和氣象產品的融合,預報關注區域的擴大,天氣講解和預報細節的升級,以期提升預報準確率和服務質量,并積極開展雷雨季節MDRS周復盤分析、與管制部門商定MDRS預警響應啟動的具體標準、做好華北管制區內重要航路和終端區以及泛華北區域多個尺度數值預報系統的建設工作,為雷雨天氣保障航班安全、高效運行打下夯實基礎。
(黃億 沈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