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6月12日電(記者韓業庭)根據《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號)有關規定,化生護區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驗收工作。態保經材料審核、再添實地暗訪、化生護區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等程序,態保正式確定七個文化生態保護區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再添它們分別是化生護區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龍巖市、三明市)、態保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區、再添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宜昌市、化生護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態保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再添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區、化生護區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太原市、態保呂梁市)、再添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延安市)。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經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設立的特定區域。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
Copyright 2019 爭強斗狠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