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賀疏影 通訊員:魯若檸)
中國消費者報武漢訊(記者吳采平)9月9日,湖北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個人信息保護提示,省消提醒廣大消費者:筑牢個人信息防護網。發布
湖北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個人正規平臺,下單前核對平臺及商家資質。信息填寫收貨信息時僅提供必要內容,保護如姓名、提示電話、湖北小區或樓棟號,省消無需填寫詳細門牌號;非支付環節若被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發布銀行卡號等敏感信息,個人須提高警惕;謹慎參與“好評返現”等需提交個人信息或照片的信息活動;支付時確保網絡環境安全,優先選擇平臺擔保交易,保護核對支付頁面網址真實性,提示不點擊不明鏈接、湖北不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付款。
面對會員注冊、點餐、停車繳費、共享單車、促銷活動等各類二維碼,消費者須首先確認來源可靠,僅掃描正規場所張貼或可信工作人員提供的二維碼。掃碼后仔細閱讀手機彈出的權限申請提示,如獲取位置、通訊錄、相冊等。點餐、繳費等基礎服務若被要求關注公眾號、注冊會員或授權非必要權限,有權拒絕,可選擇傳統方式;商家強制要求的,可向平臺或消費者組織投訴。不掃描街頭廣告、不明卡片及網頁上的二維碼,避免跳轉釣魚網站或下載惡意軟件。
消費者在辦理超市、健身房、美容院等會員卡時,應仔細閱讀會員協議,了解個人信息收集范圍、使用目的及保存期限,非法律法規要求或服務必需,不輕易提供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面部識別或指紋等生物識別信息。商場促銷、街頭問卷、免費抽獎等活動常以禮品誘導收集個人信息,非必要不參與,確需參與僅提供姓名、非常用手機號等基礎信息。不輕信“中大獎”通知,尤其警惕要求先匯款或提供更多信息的“領獎”要求。
消費者購買房地產、報名教育培訓、就醫、旅游等涉及大額或敏感信息的服務時,務必仔細審閱合同、協議中的個人信息處理條款,明確商家收集信息的種類、用途、存儲方式、是否共享及自身擁有的查詢、更正、刪除等權利。對要求收集家庭關系、收入證明等超出服務必需范圍信息的情況保持警惕,同時索要并妥善保管合同、協議文本,作為維權憑證。
消費者應定期檢查手機APP權限設置,清理不必要授權,卸載長期不用的APP(卸載前解除綁定或注銷賬戶)。為支付賬戶、電子郵箱等重要賬戶設置高強度且不重復的密碼,定期更換,并開啟支付賬戶雙重驗證功能。妥善保管購物小票、快遞單、合同等含個人信息的紙質憑證,丟棄前撕毀或涂抹姓名、電話、地址、身份證號等關鍵信息,快遞包裝面單信息也須及時銷毀。
對自稱“客服”或通知“中獎”的陌生來電、短信、社交信息保持警惕,不輕易提供個人信息、短信驗證碼或轉賬,可通過官方聯系方式核實對方身份。若發現個人信息泄露、疑似濫用或遭遇商家強制收集非必要信息、信息處理不當等侵權行為,可先向涉事平臺或商家投訴,也可撥打消費者組織投訴電話,或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湖北315消費投訴和解平臺進行在線投訴;涉及詐騙等違法犯罪線索,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任編輯:呂成海
中國消費者報武漢訊(記者吳采平)9月9日,湖北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個人信息保護提示,省消提醒廣大消費者:筑牢個人信息防護網。發布
湖北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個人正規平臺,下單前核對平臺及商家資質。信息填寫收貨信息時僅提供必要內容,保護如姓名、提示電話、湖北小區或樓棟號,省消無需填寫詳細門牌號;非支付環節若被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發布銀行卡號等敏感信息,個人須提高警惕;謹慎參與“好評返現”等需提交個人信息或照片的信息活動;支付時確保網絡環境安全,優先選擇平臺擔保交易,保護核對支付頁面網址真實性,提示不點擊不明鏈接、湖北不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付款。
面對會員注冊、點餐、停車繳費、共享單車、促銷活動等各類二維碼,消費者須首先確認來源可靠,僅掃描正規場所張貼或可信工作人員提供的二維碼。掃碼后仔細閱讀手機彈出的權限申請提示,如獲取位置、通訊錄、相冊等。點餐、繳費等基礎服務若被要求關注公眾號、注冊會員或授權非必要權限,有權拒絕,可選擇傳統方式;商家強制要求的,可向平臺或消費者組織投訴。不掃描街頭廣告、不明卡片及網頁上的二維碼,避免跳轉釣魚網站或下載惡意軟件。
消費者在辦理超市、健身房、美容院等會員卡時,應仔細閱讀會員協議,了解個人信息收集范圍、使用目的及保存期限,非法律法規要求或服務必需,不輕易提供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面部識別或指紋等生物識別信息。商場促銷、街頭問卷、免費抽獎等活動常以禮品誘導收集個人信息,非必要不參與,確需參與僅提供姓名、非常用手機號等基礎信息。不輕信“中大獎”通知,尤其警惕要求先匯款或提供更多信息的“領獎”要求。
消費者購買房地產、報名教育培訓、就醫、旅游等涉及大額或敏感信息的服務時,務必仔細審閱合同、協議中的個人信息處理條款,明確商家收集信息的種類、用途、存儲方式、是否共享及自身擁有的查詢、更正、刪除等權利。對要求收集家庭關系、收入證明等超出服務必需范圍信息的情況保持警惕,同時索要并妥善保管合同、協議文本,作為維權憑證。
消費者應定期檢查手機APP權限設置,清理不必要授權,卸載長期不用的APP(卸載前解除綁定或注銷賬戶)。為支付賬戶、電子郵箱等重要賬戶設置高強度且不重復的密碼,定期更換,并開啟支付賬戶雙重驗證功能。妥善保管購物小票、快遞單、合同等含個人信息的紙質憑證,丟棄前撕毀或涂抹姓名、電話、地址、身份證號等關鍵信息,快遞包裝面單信息也須及時銷毀。
對自稱“客服”或通知“中獎”的陌生來電、短信、社交信息保持警惕,不輕易提供個人信息、短信驗證碼或轉賬,可通過官方聯系方式核實對方身份。若發現個人信息泄露、疑似濫用或遭遇商家強制收集非必要信息、信息處理不當等侵權行為,可先向涉事平臺或商家投訴,也可撥打消費者組織投訴電話,或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湖北315消費投訴和解平臺進行在線投訴;涉及詐騙等違法犯罪線索,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任編輯:呂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