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黃梅戲《天仙配》的閃亮紫砂壺;繡上振風塔形象的望江挑花作品;各種文創冰箱貼、雪糕、安慶扇子……5月23日,文化文博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產品安慶4個展位各具特色,閃亮惹得游客紛紛打卡駐足。安慶記者在會上獲悉,文化文博在這次文博之“旅”,產品安慶著眼文化產品多條“賽道”,閃亮產品類型“百花齊放”。安慶
民間技藝、文化文博文創產品精彩亮相
“這個紫砂壺是產品安慶市岳西縣工匠崔旺應老師的作品,融入了黃梅戲的閃亮元素。這種文化的安慶融合創新,也正是文化文博安慶本土工藝人正在努力的方向。”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方宜在展位中向游客介紹。
“這次我們帶來了安慶民間技藝最高水準的作品,有國家級非遺的望江挑花,有申報吉尼斯紀錄的剪紙,還有一些編織、微刻、蛋雕、影雕、烙畫等獲得省級及以上獎項的作品。”方宜說,這次他們不僅僅是來展示的,更是來取經問計的。展會后,他們將回到安慶組織研討會和培訓,希望更好地把安慶民間技藝傳承、發揚下去。
不僅是民間工藝,在安慶市濱江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也圍滿了年輕人。安慶古城文創手提袋、冰箱貼、折扇、抱枕……從溫州來展會看展的方婷今年21歲,正在讀大學的她買了一盒安慶古城明信片,準備寄給父母、同學。“安慶一定是座美麗的城市。”方婷說,通過觀賞文創產品和聆聽現場講解,可以看出安慶不僅年輕化、潮流化,更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她準備暑假就去安慶旅游。
“安慶古城作為參展商之一,攜多款文創產品首次亮相,展現了千年古城有戲安慶的別樣風韻和魅力。這些以城市文化底蘊為核心,以新奇有趣的創意制作出來的文創產品是對歷史文化一種創新性的保護。”市濱江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媒體負責人徐靜說,希望在文化發展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將安慶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
黃梅戲衍生品讓人愛不釋手
在文博會現場,黃梅戲演出也吸引了大量觀眾。“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為救李郎離家園……”一段段經典唱段接連唱響。黃梅戲藝術劇院、安慶師范大學黃梅戲劇藝術學院、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的師生們精彩的表演將現場推上了一個又一個高潮。
“在文博會上表演黃梅戲,推廣安慶這一文化瑰寶,的確是一件非常榮幸和有意義的事情。”黃梅戲演員吳金鵬說,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黃梅戲,從而共同推動安慶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在文博會現場,不僅有精彩演出,還有衍生產品為黃梅戲發展傳承“拓寬道路”。
安徽漫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此次展會上也通過視頻、線下物料等形式展示黃梅戲動漫的衍生開發,《女駙馬》連載漫畫期刊、《女駙馬》聯名款風味牛肉佐餐醬、《女駙馬》聯名款富硒大米、《女駙馬》樹脂擺件……一件件黃梅戲動漫衍生產品令人愛不釋手。
科創未來引得游客紛紛點贊
“現代!”“未來!”“科技感拉滿!”今年的安慶展位還以“科創未來,古今輝映”為主題,突出滿滿的科技感,引得游客們紛紛點贊。
中古文物保護集團成立于2004年,擁有可移動、不可移動文物修復、數字化、陳列展覽、預防性保護、考古發掘技術服務、培訓學校等行業資質,涉及文物、考古、勘察設計、革命文物等多領域。此次文博會上,通過視頻展示了文博云管理與展示平臺,該平臺是一個面向博物館業務的數據整合平臺,實現資源采集、編目、審核、發布、檢索、傳輸與利用等全流程無縫鏈接管理,滿足博物館的需求。
“新的方向。”在展位反復觀看視頻的游客王梓鞠說,沒想到安慶如今的科創類產品如此新穎,探索出了新的方式、方法,準備認真記錄、學習,并探討合作。
“有古有今,古今輝映,有傳統工藝,更有科技。”在安慶四個展位來回觀看的江蘇人任夢南到安慶旅游過3次,他說,這次在深圳和安慶文化產品相遇,可以看出安慶人的匠心不僅在傳統工藝上,更融匯在科技創新中,深沉且厚重。(記者 管煒 文/圖)
頂: 35936踩: 153
評論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