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生活中牟上班 每天上班路3小時
鄭州市區生活中牟上班 每天上班路3小時
發布時間:2018-07-30 14:48 來源:豫都網 我要投稿
[摘要]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記者張郁/圖 北京常住人口一半以上住在五環以外,鄭州中牟但是市區生活上班上班他們上班的地方主要聚集在中關村、西二旗、每天望京和國貿這四大區域。鄭州中牟 工作區和居住區的市區生活上班上班明顯分割,讓北京通勤距離和時間都排在全國第一位,每天通勤的鄭州中牟速度位居全國倒數第三位。平均通勤時...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記者張郁/圖
北京常住人口一半以上住在五環以外,市區生活上班上班但是每天他們上班的地方主要聚集在中關村、西二旗、鄭州中牟望京和國貿這四大區域。市區生活上班上班
工作區和居住區的每天明顯分割,讓北京通勤距離和時間都排在全國第一位,鄭州中牟通勤的市區生活上班上班速度位居全國倒數第三位。平均通勤時間52分鐘,每天平均通勤距離19.2公里。
依此來看鄭州,上班地與居住地相差較遠的商戶,也大有人在。有的在新鄭物流園上班,卻住在市區,往返六七十公里,路途遙遠,苦不堪言;有的就在批發市場附近住,上下班只不過十分鐘時間。
物流人通勤之苦:住在鄭州市區,到中牟、新鄭上班,路上花去仨小時
因為行業對場地和貨運中轉的要求,物流園區和物流公司大多集中在郊外,再加上隨著去年鄭州物流園區金三角的外遷,鄭州物流園區慢慢開始向新鄭、四港聯動大道等區域聚集。
物流公司距離主城區越來越遠,這直接導致物流從業人員普遍通勤時間拉長,他們要早上6點起床,每天花費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上下班成了漫漫長路。
九零后張超(化名)是其中一個深受其害者。他去年從廣州返鄭,從事物流貨運平臺工作。公司辦公地點不固定,但是對接的客戶主要分布在中牟縣、鄭州市107國道與黃金大道交匯處,而他本人在鄭州市工人路淮河路居住。
“苦惱不小!如果自駕上下班的話,往返距離在100公里左右,日均油耗開支大,沒有自駕車的話,每天這樣來回往返,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了路上,工作效率低下。”張超吐槽道。
張超舉了個例子:他要去鄭州德邦位于中牟的總部,全長約37.9公里,路上需要花費1-2個小時,“先騎單車20分鐘到地鐵口,做地鐵到鄭州東站,花費20分鐘,然后轉乘319路公交車,耗費40分鐘。”
“回城時需要同樣的距離和時間,等于說別人一天上8小時班,我一天得需要11小時。”張超說。
他的室友在一家位于鄭州南三環與京港澳高速交叉口附近物流園上班,開車上下班,但依然要花大量時間用來通勤。室友所在公司8:30上班,他需要6點起床,路上開車40分鐘,晚上回到家基本在9點多。
南四環到龍湖:快速路快不起來
隨著批發市場向四環外搬遷,鄭州南四環以南也成了批發市場與物流公司的聚集區,比如鄭州百榮世貿商城、華中萬貨城、華商匯、鄭州華南城以及新鄭黃金大道沿線的物流園區。
地鐵2號線延長線的開通,讓這段通勤路變得輕松許多,包括華南城在內的批發市場受益。然而,過了鄭州南四環,往新鄭龍湖方向的通勤狀況仍需改善。
張璽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副總裁,公司在新鄭郭店鎮,他本人在鄭州國貿360附近居住。從家到公司大概30公里,他直言,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一個小時起步。
“市內快速路通過時間確實快,但是出了四環到龍湖新鄭就快不起來了。快速路確實效果差異很大。原因是從南四環到龍湖,車流量大、紅綠燈多。”
去年,他所在物流園區位于小劉莊,隨著這個物流園金三角的外遷,他工作地也隨之南移了十幾公里,自然通勤時間拉長了約三十分鐘。
搬家,對于人到中年的張璽來說不現實,“我不可能跟隨著公司換場地而搬家,這樣的話,孩子上學、妻子上班、老人居住等問題,都會浮現出來。”
在張璽看來,隨著城市版圖的持續擴大,交通壓力增加是自然現象,通勤成本、工作地方的遠近也是工作擇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換工作、還是搬家換居住地是一個天平選擇的問題。
鄭州、新鄭兩地長期輾轉,他也總結了通勤規律:中州大道每天上下班堵車都有規律,金水東路到東風路北到南方向高峰期會堵車,南三環到鄭汴路南向北高峰會堵;出了南四環后,每天就那幾個地方堵車——老107國道、小劉橋附近是老堵點。
火車站商圈擁堵:從7:20堵到11:40
鄭州是一坐火車拉來的城市,圍繞鄭州火車站形成了寸土寸金、日進斗金的商圈。這里密布著銀基、錦榮、世貿等服裝市場,凱盛通訊城、通訊新天地等通訊器材類專業市場,以及萬博商城、鄭州小商品城等小商品針織市場。
商圈意味著高人流,擁堵也成了這里的常態。
“經常堵!”曾在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工作的蔡先生依然記得去年9月份的事,“那會兒正值服裝旺季,我7:20走到錢塘路下橋口,就開始堵,一直堵到11:40左右,進了停車場,此時也接近中午了,直接上公司食堂吃飯了。中間堵了四個多小時,眼看著公司就在跟前,就是進不去。”
蔡先生家住鄭州東區白沙附近,一般開車走隴海高架上下班,距離大概22公里。他7點起床,7:45出門,一般20-30分鐘到公司。
對擁堵有相似感受的還有羅女士,她在銀基廣場做服裝批零生意。公司員工都在銀基附近住,她一個人在鄭州東區住,買的建業天筑房子。房子購買于2014年11月份,一平米價格近2萬元,如今增值到4.5萬元。
公司距離居住地直線距離8公里,她上班需要耗費20-40分鐘在路上。
“因為做服裝批發,早晨走的早,不咋堵;但晚上下班回家很堵,六點下班,七點二十分才能到家。”羅女士對比稱,“員工在公司附近住,步行幾分鐘就到家了。”
為省時,在公司附近安家定居,買的房子價格飆升
相比,在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做男裝生意的魏先生,就更具有典型性了。為了方便上下班,他直接在火車站商圈附近買了一套房子,并趕上了房價升值時代。
“之前離單位5公里,開車上下班,路上堵車,外加停車困難,在路上要浪費一個小時時間。為了節約2個小時,就搬到了公司附近住了。”魏先生稱,2016年在公司附近買了套房子,當時一平米價格在17000元左右。
女裝品牌老板楊女士,有相同經歷。她也在火車站服裝商圈開店,2011年“為了工作、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路上”,就在公司附近買了房子,雖然“綠化很少”。當時房子一平米價格在9000元左右,如今漲到了1.5萬元。
事實上,交通擁堵和行業布局有其內在特點。張璽總結,除去交通不合理和車禍因素外,有特定人群到特定區域通勤因素造成的堵車高峰,行業都有各行業的聚集區,不同人群收入和家庭情況就會形成城市區間的上下班通勤高峰。
他認為,要從城市、交通長期規劃這個源頭進行治理,新區規劃與交通規劃應該是一盤棋,一個連著一個新區出來后,后期再規劃交通,會導致交通趕不上后期快速發展的結果。
(河南商報編輯 張曙輝 高予妍)
本文地址:http://www.by388.cn/news/989c91398097/index.html